
图一:外国游客在上海静安公园市集选购商品。
王 初摄(人民视觉)

图二:在安徽滁州二百二十千伏天长变电站,一台5G智能机器人在进行巡检。
宋卫星摄(人民视觉)

图三:青海塔拉滩光伏产业园区的光热电站内,羊群在定日镜下吃草。
李立真摄(人民视觉)
中国成为全球购物者热门目的地(见图一)
近年来,中国已成为全球购物者的热门目的地,凭借极具竞争力的价格、丰富多样的购物选择以及日益便捷的海外消费服务,吸引着众多外国游客。中国的零售市场对游客的吸引力也与日俱增,如今已成为游客到访中国的主要原因之一。多项重要激励措施,包括购物退税、面向多国公民的免签入境政策以及不断丰富的商品种类,让中国对全球购物者更具吸引力。随着购物旅游领域的关键发展态势有望延续,外国游客在华消费额或将创下新高,进而助力中国经济与零售市场。
中国成为全球购物枢纽背后离不开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。过去一年,退税政策的放宽是一项重要进展,极大简化了游客的退税流程。如今,外国游客在众多零售门店消费后,可直接申请增值税退税,整个流程的效率大幅提升。
此外,中国已成为高科技产品的热门购买地。这些产品不仅价格通常低于全球多数国家,品类也更为丰富,因此吸引了来自中东等地区的众多游客。
推动购物旅游增长的另一关键因素是中国更为宽松的签证政策。目前,已有多个国家的公民可享受中国部分地区的免签入境待遇,游客无需烦琐的签证手续即可便捷赴华购物。这一政策与颇具吸引力的退税优惠相结合,营造出一种适宜的旅游环境,在这种环境中,购物成为赴华的主要动机。
——据美国《环游世界》杂志网站报道
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(见图二)
中国机器人产业正在快速发展,该国工厂里运行着超过200万台机器人,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居全球首位。去年,中国在全球机器人制造中的份额上升至1/3。
凭借人工智能、低制造成本、高产量、高密度,中国成为机器人领域的领先力量。它在各个领域部署的机器人数量比世界其他地区的总和还要多。
最近,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们参观了中国的机器人和人工智能行业机构。这是一次令人兴奋的体验,记者们亲眼看到了不同的人形机器人是如何制造的,以及它们是如何部署在不同行业以帮助人类完成困难工作的。
一些人形机器人被安排在工厂,帮助从事装卸材料之类的重复性工作;一些在市场摊位上制作冰激凌;一些在会议室门口迎接与会者并回答他们的问题;还有一些则负责在酒店装卸物品,为客人送水,给孩子们读睡前故事,并为访客提供娱乐。在一些工厂,建筑机械是在机器人的帮助下制造的。在上汽通用五菱汽车工厂,机器人在工厂里组装不同的车型。
对于以前只读到过人工智能技术相关文章的发展中国家人士来说,这真是一种有趣的体验。亲身体验其应用是一生难忘的经历,也是游客在这个不断发展的技术世界中拓宽理解的“必游之地”。
——据巴布亚新几内亚《国民报》网站报道
青藏高原打造清洁能源产业网(见图三)
在青藏高原上,光伏板绵延至天际。由于空气稀薄,这里的阳光更强烈,光伏板将其尽数吸纳。附近的山脊上点缀着风力发电机。干旱空旷的平原上,它们成排矗立,偶尔能看到牧羊人带着羊群穿行其间。这些风机捕捉着夜晚的微风,与白天的太阳能形成了互补。在青藏高原边缘河流奔涌的狭长裂谷,坐落着水力发电站群。高压输电线路则将这些电力输送到上千公里外的企业和家庭。
中国正在青藏高原建设一个庞大的清洁能源产业网络。其目标是利用该地区强烈的日照、低温环境及高海拔优势,打造低成本可再生能源体系。主要的太阳能电站群——塔拉滩光伏发电园区的规模令全球其他光伏集群相形见绌。它位于地广人稀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的高寒荒漠地带。
若论高海拔地区的光伏、风电、水电开发,中国在青藏高原的清洁能源开发规模在全球独占鳌头。这里可以作为中国如何引领未来清洁能源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。得益于政府主导的投资与规划,中国的电力企业正逐步摆脱对进口石油、天然气及煤炭的依赖。
多个高耗能产业正迁至该地区,人工智能数据中心也被吸引至此。这些数据中心的耗电量(运营的主要成本)比位于海平面地区的同类设施低40%。
——据美国《纽约时报》网站报道